2025-07-28 06:30:00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励精图治丨首钢京唐:智慧绿色循环生产的标杆

首钢京唐

智慧绿色循环生产的标杆

记者 景立华

滚烫钢水奔涌向前,开启奇幻旅程——在世界首条多模式连铸连轧生产线(MCCR 生产线)上,25分钟内完成从钢水到板坯再到钢卷的华丽蜕变,薄如蝉翼的成品红绸般闪耀着金属光泽;工业用水循环往复,七成取自海水淡化,每年可节省 2600万吨地表水;物料运输闭环穿梭,密闭管廊在空中盘旋,地面铁路与新能源重卡无缝接驳,85%以上的清洁运输率,让钢铁洪流始终伴着清风前行。

这便是首钢京唐公司的生产图景。在钢轧作业部MCCR生产线旁,首席作业长马硕指着高速运转的设备介绍:“这条产线集成了当前最前沿的铸轧技术,自动化、数字化水平行业领先,我们已成功轧制出0.7毫米的超薄规格钢卷。”

图为首钢京唐全景(首钢提供)

2010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首钢京唐公司考察,详细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同企业干部职工探讨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问题。

“遵循总书记重要指示,我们通过沿海布局、流程再造、技术创新,建起了具有21世纪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厂。”首钢京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明的话语掷地有声。

在中厚板事业部,红彤彤的钢板正按指令精准轧制。这是即将发往墨西哥输油管线项目的高强度X70MS抗酸钢,专业技术员工刘畅解释:“抗酸管线钢要输送含酸性介质的油气,冶炼难度远超普通钢材。我们多部门联合攻关,优化工艺参数,让产品性能完全满足国际高标准。”

这份精益求精,更体现在智能化冶炼的突破上。钢轧作业部炼钢作业区作业长王星说:“通过智能化升级,炼钢温度波动从30℃降至5℃,误差识别精度达微米级,炼钢直出率提升26%,每一分毫的精进都藏着技术突破的密码。”

绿色发展的答卷上,首钢京唐的探索从未止步。2024年,公司荣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称号,这份荣誉背后,是一系列世界领先的节能技术在全流程落地生根:世界首例“燃-热-电-水-盐”五效一体高效循环利用系统,让能源在转化中层层增值;机前变压吸附制氧+机后深冷供氧组合技术,让每一份氧气都用在刀刃上;焦化上升管、高炉冲渣水、烧结环冷等余热回收装置,将“废热”变为“暖流”;100兆瓦超高温亚临界发电机组,让能源效率再攀高峰。

更令人瞩目的是 “二氧化碳绿色洁净炼钢技术及应用”项目——从石灰窑尾气中回收二氧化碳,转而应用于转炉吹炼,每年可消纳利用二氧化碳5万吨,为钢铁行业开辟了二氧化碳规模化利用的新路径。

固体废物的“重生”同样精彩。钢渣、水渣、除尘灰…… 这些曾经的“包袱”,如今通过成熟的梯级利用体系实现100%产品化,从冶金车间走进下游产业的生产线,完成了从“废弃物”到“必需品”的华丽转身。变“废”为宝、点“绿”成金的背后,是首钢京唐在研发之路上的持续深耕,让每一份资源都绽放出循环的价值。

编辑: 李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