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硬核实力架起唐山对外开放“黄金通道”
——对话河北港口集团唐港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小锐
记者 单宇 通讯员 马晓宇
唐山港京唐港区,桥吊林立,巨轮穿梭,集卡车井然有序,集装箱起起落落,一派盛夏繁忙景象。
站在京唐港区第三港池南岸,河北港口集团唐港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小锐一边向北指去一边向记者介绍:京唐港区建港之初,由于唐山市域煤炭、钢铁产业势头强劲,接卸矿石、煤炭等大宗散杂货是主要业务,集装箱发展相对落后,只有10号、11号两个泊位作业集装箱,设计年通过能力仅仅20万标箱。但是随着腹地产业结构调整,散杂货业务趋于饱和,京唐港区把大力发展集装箱作为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突破口。
“京唐港区现在有5个专业化集装箱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241万标箱,航道等级25万吨级,都是我们集装箱作业的‘硬实力’。”张小锐站在集装箱生产管理中心室外平台,谈起这段往事充满了自豪。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唐山港京唐港区累计完成集装箱船舶作业1156艘次,吞吐量同比增长了22.6%。
在智慧码头控制中心,岸桥司机王海龙眼盯屏幕,手握摇杆,一提一拉之间,远在几公里外的集装箱轻松吊起。
“智能化、无人化是大势所趋。”张小锐语气坚定,“我们正大力推进21-22号、26-27号泊位自动化改造,两个项目完成后,京唐港区集装箱码头年设计通过能力预计增加23.5万标箱。”
2022年10月,河北港口集团重组成立,正式把统筹河北三港四区集装箱和航运事业发展的重任,交到唐港集团的手中,京唐港区集装箱航运迈入联动发展的新阶段。
“立足将京唐港打造成区域性集装箱航运中心,我们建立了联通全省三港四区的‘海上穿梭巴士’支线体系,每月60班。”张小锐介绍说,“周边港口的货物‘喂’给京唐港,货量集中,保障干线航线的稳定运行。”
创新突围、敢为人先,唐港集团服务唐山高水平对外开放,深耕日韩航线,加快建成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窗口城市,全力推动唐山高水平对外开放。
现在,京唐港区已开通内外贸集装箱航线40条,内贸航线通达我国沿海沿江各主要港口,外贸航线覆盖日韩、东南亚、中东、印巴、美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
在京唐港区27号泊位,“吉源隆85”号集装箱货轮正在装船,唐山腹地的纯碱、水泥、脚手架等货物将搭乘这班船,经广州南沙港运抵最终目的地泰国、越南。
自东南亚航线开通以来,合德海运业务团队主动出击,深入腹地企业调研需求,精准匹配航运服务。通过优化航线结构,将最初一条航线拆分为泰国、越南两条独立运营线路,大幅提升了运输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合德海运有一个特殊的办公室,是他们的直播间。工作人员介绍:“我们是全国第一家以直播带货形式开展订舱销售的航运企业,今年已经直播满5年,关注人数超2.7万人。通过直播,我们既售出了集装箱舱位,也让客户得到了实在的折扣,达到推广合作、互利共赢的目的。”
乐亭盘扣、滦南钢锹、玉田蔬菜、迁西板栗、钢铁、陶瓷、化工品……越来越多的“唐山制造”通过这里发往全球各地。
“航线就是生命线,我们不仅要把航线织得更密,更要提供从订舱到报关、从运输到提货的全流程优质服务,让唐山企业‘走出去’的路更宽、成本更低、速度更快!”张小锐满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