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7 07:11:40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晚报

“非遗”在唐山丨肖云霞:艺苑乡音话初心 鼓腔弦韵乐传承

视频摄制:记者 付卫峥 吕钊 刘乃铮 实习生 杨浩杰

“肖云霞,你回去后一定要把乐亭大鼓这杆大旗扛起来,让它开花结果。”

1962年的一天,24岁的肖云霞学艺期满。她的老师——乐亭大鼓一代宗师靳文然送给她的出师礼物是一副月牙铜板、一个紫檀醒木,以及一句满怀期待的嘱托。

时光荏苒。在2021年的秋末冬初,我们见到了83岁满头银发的肖云霞。

图为乐亭大鼓表演艺术家肖云霞,今年已83岁高龄,表演依然精彩。

曲坛耕耘60余载,肖云霞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乐亭大鼓事业,现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乐亭大鼓的传承、创新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事迹被收入《中国曲艺名人录》。2019年,她还被唐山市曲艺家协会授予德艺双馨曲艺表演艺术家荣誉称号,并授予终身荣誉奖。

面对记者,肖云霞坦然地说:“我没有辜负老师的教诲。”

1938年,肖云霞出生于乐亭县冯哨小庄村。她天生一副好嗓子, 16岁就开始学唱乐亭大鼓。

“1958年,我从乐亭一中进入县艺术学校学习,一年后就被县里派到唐山曲艺团,跟随靳文然老师学习乐亭大鼓。”忆及往昔,肖云霞娓娓道来。

当年,为了学艺方便,肖云霞住在靳文然老师的家中。每天早晨5点,她准时起床,吊嗓子、练身段,帮师娘煮饭。她一边做饭一边背词,有一次背得太认真,把玉米面饼子都烙糊了。“我对靳派乐亭大鼓可以说是着了魔一样的喜欢。”肖云霞笑着说。

图为肖云霞在教导学员。

乐亭大鼓是我国北方具有代表性的曲种之一,因起源于乐亭县而得名。根据唱腔风格不同,分为东路唱腔和西路唱腔,其中西路唱腔以靳派乐亭大鼓创始人靳文然最为著名。

肖云霞有天赋又勤奋好学,自然得到老师的认可。她不仅成为靳文然亲传弟子,还获赠艺名“继然”,其中包含的期许不言而喻。

1962年,肖云霞学艺3年期满回到乐亭后,被分配到乐亭曲艺队工作,成为一名乐亭大鼓演员。她不负老师期望,很快便唱红了乐亭大地,代表作有《双锁山》《蓝桥会》等书段,还有《杨家将》《薛家将》等长篇鼓书。

万人空巷,这个词可以形象概括当年她演出时的盛况。观众对肖云霞的喜爱可谓达到了痴迷的程度。那时候,曲艺队在各镇卖票演出,票价分别是5分钱、1毛钱、2毛钱不等。肖云霞的演出票房一场可达150多元。

每年200多场演出,让肖云霞的艺术风格逐渐成熟。在原西路唱腔的基础上,她对“四大口”“八大句”“四平调”“凄凉调”等唱腔,做了进一步的改革和升华,塑造出一个个别具特色、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随着演唱日臻成熟,她的艺术才华开始在全国曲艺界崭露头角,曾连续两次在全国曲艺节目调演中获得一等奖,并连续7次获得河北省曲艺比赛第一名,留下了“肖云霞七震省城”的曲坛传奇。

图为多年来,肖云霞获得诸多荣誉。

然而,最让肖云霞引以为荣的是,毛泽东主席曾经观看过她的演出。那是1976年7月,肖云霞到石家庄参加国家曲艺调演的节目选拔,节目被选中后,她代表河北省到北京参加全国曲艺汇演。当时她唱的是《又一次较量》,时长10余分钟。与她同台竞艳的是侯宝林、袁阔成、高元钧等,如今看来,哪一个不是曲艺界的泰山北斗、一代宗师!

“我老师名望高,当年去哪演出都是人山人海,特别受欢迎。”肖云霞最得意的弟子赵蕊从20世纪70年代就跟随老师学艺,去过不少地方演出,曾亲眼见证了乐亭大鼓的辉煌。

图为肖云霞展示自己年轻时的照片。

然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人们的文化娱乐方式逐渐多样化,包括评剧、乐亭大鼓等在内的传统曲艺开始受到冲击。1986年12月,自筹自支体制下的乐亭曲艺队宣告解散。肖云霞只得把生活重心放在家务事上,受邀登台的机会多限于一些民间演出。

一个明媚的春日,一位来自黑龙江的客人打破了肖云霞平静的退休生活。退休干部樊志彬,几经周折来到乐亭县,只为了寻找正宗的乐亭大鼓书段。樊志斌的造访,让肖云霞感慨万千,她意识到乐亭大鼓仍然植根于人们心中,这位老艺术家心中燃起了希望。

“2006年,乐亭大鼓被评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地方政府更加重视乐亭大鼓的保护传承工作,采取了不少措施,为大鼓艺术和大鼓艺人提供广阔的舞台。我也决心,一定要将乐亭大鼓艺术继续传承下去。”肖云霞说。

于是,肖云霞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学上,她精心挑选人才,不遗余力地施教,先后招收了赵蕊、薛亚群、孙慧艳等20人作为亲传弟子,还义务教学百余人,为发扬传承乐亭大鼓艺术做着不懈努力,她的不少学生至今活跃在全国各地。多年来,弟子赵蕊也始终坚定地跟随着老师的脚步,从未放弃对大鼓艺术的追求与钟爱,足迹遍及唐山各地,每年演出300余场,后来,赵蕊也陆续收了10余个徒弟,将靳派乐亭大鼓艺术代代传承。

如今,肖云霞虽年事已高,仍连续数年带徒弟们亮相地方春晚,每次演出都惊艳全场,观众反响十分热烈,肖云霞为此倍感欣慰。

“你们想象一下,少女在面对自己心爱的人时,应该是怎样一种情绪!”日前,在乐亭县文化馆古香古色的演播厅里,83岁的肖云霞被几名年轻学员围在舞台中央,正在耐心指导他们表演《双锁山》中女将刘金定为高君宝解绑绳的唱段。

老艺术家身穿宝蓝色戏服,面带淡妆,红宝石耳环在银色鬓发间轻轻摇摆,精神饱满,气质优雅。她用兰花手捏着月牙板和鼓槌,边唱边转出漂亮的花手,唱到“慢启朱唇”时,食指轻点红唇,一个眉眼弯弯的笑颜随之绽放,把少女羞答答的心境表现得惟妙惟肖,令人称绝。

“这两年,我身体不如从前,登台唱得少了,但是还能教学生。”肖云霞说。

她握在手中的,仍然是老师靳文然送她的那副月牙板。60多年过去了,铜板的边缘已经被磨掉了不止一层,黄亮中透着岁月的温润,在肖云霞娴熟的敲击下,有着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

金声玉振,余音绕梁。若干年后,在乐亭大鼓的历史上,继靳文然之后,又一位将靳派艺术展现到极致的一代宗师,在后人眼里,该是怎样的一段传奇!

记者 赵雅静 通讯员 檀咏 王岩军

图片记者 闫军 摄

编辑: 王雅丽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