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性”统筹 “一体化”赋能 创新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机制
市政协常委、民革唐山市委副主委、丰南区政府副区长 贾秀敏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全市乃至全省“城区挤、农村弱”现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师资力量不平衡、办学水平有差异、公办学校服务有短板等四个方面,为此,建议:
一、聚焦布局优质均衡,用“统筹城乡”补齐短板。超前保障教育用地扩容,在编制和调整国土空间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时预留充足教育用地,避免将来出现“教育扩容难”问题。精准分析人口趋势,合理规划未来5—10年城乡学校布局,科学研判并解决当前教育资源供给问题。对辖区内农村学校生源走势进行精准测算,按照两校距离、学位容积等实际,统筹小规模学校合并优化。
二、聚焦师资优质均衡,用“守正创新”破解瓶颈。推行“定乡镇、定学校、定学科”招聘办法,建立新教师服务期制度,并逐步加大“双一流”和重点师范院校选聘占比,优化队伍结构和整体素质。实施“超岗低聘、重岗重酬、倾斜一线”绩效改革,大幅拉开农村与城区、一线与非一线教师年绩效工资差距,引导教师扎根农村、深耕一线。构建师资专家库,采取“一所学校请专家、全体教师听讲座”的共享举措,用“小资金”撬动“大资源”,为师资提升注入源源不断的领军动能。
三、聚焦质量优质均衡,用“融合共建”一体赋能。打造“1+N”发展联盟体,由1所城区优质学校与“N”所农村薄弱校结对帮扶,在办学理念、优质师资、教育资源等方面实现全要素共享。将辖区内学校就近划片,创建中学、小学研训联合体,推动各学校齐头并进。将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增量”和“增值”作为评价硬指标,健全家校社三方评价机制,形成德智体美劳五育画像,引导学校办学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聚焦惠民优质均衡,用“服务情怀”强化保障。本着服务先行原则,做好免费校车接送服务,解“家长接送”之愁。强化法治副校长、护学岗、校园环境、防欺凌、重点人员包联“五个百分百”,解“校园安全”之忧。采取上学随到随进、放学弹性延时的做法,将课后服务兼顾作业指导、兴趣发展,解“课后服务”之需。定期组织家庭教育、心理教育、防欺凌教育“三项培训”,全力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