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7 14:53:32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冀云

百姓看联播丨迁西 别样“蛭”富路

这里是迁西县兴城镇毛庄村,在这里,我们要带您寻找一种当地的“新宠”。

看看,这些黑色的物体,您能猜出是什么吗?这可是一味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药。

猜不出来吧?来看看活体,您就明白啦!没错,是水蛭,俗名蚂蟥,专业名称是“宽体金线蛭”。过去很多人眼中的“吸血虫”,如今啊,可是这里的“致富虫”。

“2015年,在滦河边很多人在捞,都在卖钱,我们想人工养殖它,就去南方考察了,回来我们就开始做人工养殖。”唐山市迁西县水蛭养殖户李小红说。

作为迁西水蛭养殖“第一人”,李小红不仅自己成功养殖水蛭,而且还探索出了一种新的养殖模式:水上栽植水稻,水下养殖水蛭和泥鳅,形成了一套立体循环的生态养殖系统。 

“上面是水稻,水稻给水蛭遮阴,水蛭在稻子里没有天敌吃它;水蛭吃田螺的汁,肉,我们再养泥鳅。泥鳅也卖钱,水蛭也卖钱,水稻也卖钱。”李小红说。

水蛭是中国传统特种药用水生动物,其干制品经过炮制后可以入药,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预防血栓的功效。在迁西县,水蛭妥妥地成了“吸金器”。

“目前,我们带动40多户养殖户跟我们一块养殖水蛭,我们这个厂(每年)能产1200多斤干品,产值100多万吧。”李小红说。

河北新闻联播报道了我省各地依靠特色富民产业蹚出农村致富路的消息。

目前,迁西县水蛭养殖总面积已经达到了500多亩,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这些农户通过养殖水蛭,不仅实现了增收致富,还探索出暖棚水蛭养殖技术,帮助水蛭育苗和安全越冬,这村民的“蛭”富路是越走越宽啦。

编辑: 李宁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