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加四海外,荣归故里时
▢ 王梓臣
早晨,天亮堂得很,我推开早点铺的门,一阵子热气汹汹扑来,我半只脚踩进门就喊道:“老板,来碗唐山正宗安徽板儿面!宽条儿、少辣。”“得嘞”老板是个精壮汉子,他转着迎来,把带着上位食客余温的长凳一抹,空碗一端,又转回了灶旁,不一会儿就端着热乎乎的面,“砰”地放在桌子上。我揉揉眼镜上的水汽,坐在凳上,见汉子边煮着宽面,边盯着一旁的收音机怔怔发呆。这边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嘴里囫囵吞着面,耳朵竖起听着广播。哦,原来是早间新闻,面馆里熙熙攘攘,我着实听不真切。这时,老板提高嗓门问我:“小伙,你知道唐山舰吗?”
“当然,过年时,我还看到唐山舰上的官兵拍的拜年视频呢。”
“是吗?听新闻说,唐山舰要回唐山喽。嘿,忒好。”我点着头嗦完最后一口面,拜别汉子,汉子招手道:“小伙,快上学去吧!”
我国海境,云雾缭绕,一个庞然黑影正乘风破浪。一名名身着笔挺军服的战士,正坐在控制室内,操作着手边的仪器,观察着周边的情况。在这艘舷号122的战舰上,早就流传着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要回家了,回唐山。每个战士脸上的汗珠,都莹着喜悦的彩色。
“雷达发现陌生船只!”
突然间,警报拉响。汗珠跳脱着逃离,所有人的心弦紧紧绷起……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中国近代史——甲午海战……”历史课堂上,老师正讲起甲午年那段血与火的历史,当说到邓世昌驾着致远舰冲向敌舰之时,同学们不禁潸然泪下,不禁义愤填膺。恨清帝国的无能,恶侵略者的凶狠,叹水师将士的英勇。幻灯片上,一幅雄伟的钢铁长城巨画,徐徐铺展,我的呼吸停滞了,心跳到了那舰舷的三位数字上“122”。有个军迷同学喊:“是唐山舰!”老师微笑着答:“是的,如今党和国家都强大了,那些屈辱再也不会发生了。”……下课后,同学们聚在一起畅谈,那个军迷说:“我也想要参加人民海军,在浩瀚大海里驰骋。”他的好友道:“那我就搞科研,争取让你开上我研究的战舰。”在欢声笑语中,同学们准备起下一节课……
与此同时,浩渺蓝海上,正迷雾重重。几个中国渔民正在齐力收网,网里条条“白银”泛着光,似别样的海浪,照映着渔民收获的喜悦。忽然,一艘陌生船只从国境方向驶来,那船加足马力,向着渔船方向飞速冲来,毫无减速之意。渔网没有收完,避让一定来不及,渔民们慌了神,急忙向陌生船只喊话、鸣笛。可它充耳不闻,如同一支毒箭,恶狠狠的向渔船射来。那艘船比小渔船大了好几圈,若是撞上,小船和渔民恐怕凶多吉少,渔民们陷入了绝望。
雷鸣般的船笛声骤然响起,震得海洋沸腾;长城般地巨浪滚滚涌起,摇得敌船战战兢兢。舰头冲散迷雾的遮拦,鲜亮的红旗在海风中飘扬,神圣的五星撞在敌船脸上,骇得敌船减速,掉头,望风而逃。
“看到了,是一只别国渔船,意图袭击我国渔船,抢夺渔业资源。”
“将它驱逐!”别国渔船只得在那舷号122的战舰的监视下,灰溜溜的逃离我国领海。渔民们相拥欢呼,向着战舰挥手。
在雾里,另一艘战舰正默默注视着一切,奇怪的是,唐山舰先进的雷达系统竟对此毫无察觉。这是一艘只能在历史博物馆照片墙上看到的战舰,在船头上,站着两个人,一人身着一丝不苟的清朝官服,另一人一袭白色长衫。
“守常啊,这真是今天的中国水师?”官服者眼含热泪。
“看吧,邓管带,社会主义绝不会辜负中国,中国也绝不会辜负社会主义。”
官服者似有千言万语要说,但却一言不发。
“盛世,如你我所愿。”长衫看着唐山舰。
“善哉。壮哉!”官服者留下他的最后一句话。
“这是唐山舰啊,他要回家了,回到唐山,我们的故乡。”长衫踮着脚,远眺大陆……
夜静了,我的躯体躺在床上,精神却到了一处海港,随着人群向远方的海洋张望,最初是一个点,然后渐渐长大,竟长成一头威武的深海神兽。碧海蓝天,红旗招展,人声齐呼,锣鼓同鸣,载欣载奔,鲜花挥舞,构成一幅美妙的画卷。我透过人群,看到了人民海军,他们手里握得是重器,脚下踏得是希望,肩上扛得是责任,眼中闪得是信仰。
唐山舰,唐山剑。唐山舰是剑锋,唐山城是剑鞘,两者共同构成了祖国的一柄佩剑,剑指青霄外,锋敛厚云间。凤翱栖盛世,龙腾耀九州。我想,这次唐山舰的归鞘,是为出鞘之时,奏响更为华美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