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3 07:00:00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芦台:构建文旅融合新格局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徐喆 通讯员 于立安)金秋的九月,逐渐变黄的稻浪随风起伏,在阳光照耀下,闪着微微金光,日趋饱满的稻穗渐渐垂下头,等待不久后的丰收喜悦。“芦台的大米香甜软糯,之前来玩的时候吃过,非常好吃。今年我认养了2亩稻田,马上就可以吃到私人订制的大米了。”来自石家庄的消费者于德龙高兴地说。

作为“小站米”的主产区之一,芦台经济开发区有着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南邻七里海国家湿地,东侧蓟运河蜿蜒流过,西侧潮白新河擦肩而过的优越地理位置,让芦台土地肥沃平整,水源丰沛清洁,出产的稻米远近闻名。芦台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经过长时间的精心谋划安排,正式推出“稻田认养”新模式。该模式是以1分稻田为基础,认养人每认养1分稻田,需预付给合作单位种子、农资、用工等生产管理费用,并由合作社专人全程托管,从春种到秋收、浇水施肥、收获包装,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

作为“小站米”的主产区之一,芦台经济开发区有着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出产的稻米也远近闻名。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芦台经济开发区推出“稻田认养”新模式,不断推动“旅游+农业”高质量发展。图为来自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的消费者,在自己认养的稻田内查看水稻生长情况。 

今年6月6日,“我在芦台有亩田”稻田认养活动正式启动,286亩稻田被来自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的175名消费者认养,另有120亩被一家连锁饭店认养。

“什么时候想过来,直接打个电话就可以,我会让孩子们亲自参与,体验粮食从种植到丰收的全过程,享受农耕休闲带来的乐趣。”于德龙说,“平常通过手机APP,随时随地就能看到水稻的施肥、收割等全过程,对自家的一亩三分田实时监控,体验当‘地主’的乐趣。”

文旅产业是促消费、扩内需的重要抓手。近年来,芦台经济开发区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依靠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和临近京津的区位优势,突出“旅游+农业”“旅游+体育”“旅游+工业”产业发展新路径,融合观光休闲、度假养生、采摘体验等功能为一体,推动经济开发区文旅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这里环境好,非常适合骑行,让我们在体验激情与速度的同时,将芦台美景尽收眼底。”来自天津市宁河区的骑行爱好者们纷纷点赞芦台经济开发区举办的骑行活动。

芦台经济开发区新建的人民公园,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新去处。近年来,芦台经济开发区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完善区内功能,科学实施惠民公园建设,打造成集文化、休闲、健身、赏景等功能为一体的公园。目前,该区共有公园游园11个,口袋公园2个。 孙达 摄  

芦台经济开发区是中国自行车协会授予的中国自行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现有自行车企业46家。以绿色可持续为突出特点,芦台经济开发区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加强道路建设和风景融合,深入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发挥功能特点,实现功能互补,满足骑行多元化需求,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文旅消费新场景,“旅游+体育”的新型模式和自行车旅游已经成为这里一张崭新的名片。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近年来,芦台经济开发区结合美丽乡村和休闲农业,围绕农村美、产业兴、农民富的奋斗目标,大力发展以田园风光和生态农业为主的优质乡村旅游,有效增强了经济开发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在该区壹和田源休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果园内,硕果累累,葡萄、桃子等水果迎来了成熟期。一颗颗粉扑扑的桃子果香弥漫,果农正在忙着进行管护,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这里的土地肥沃,加上采用有机种植,水果别提有多甜了,每到周末和节假日,本地和周边游客都来这儿采摘,今年一定能够丰收。”农庄的于克如介绍,再过不久,河蟹也可以收获了。

芦台经济开发区是中国自行车协会授予的中国自行车零部件产业基地。8月6日,芦台经济开发区组织开展2023年“猎狐杯”氧吧绿道骑行暨全民健身月启动仪式,来自本地和天津的7支自行车队参加了此次活动。“旅游+体育”的新型模式和自行车旅游已经成为该区一张崭新的名片。

以农促旅、以旅兴农。明年“五一”假期,芦台经济开发区的另一个休闲观光活动——恩恩家的快乐农场项目也将投入运营,计划用地1400亩,建成集休闲度假、体育健康、寓教于乐、农产品展示销售于一体的多业态、多样性的特色生态农业乐园,把休闲农业和农村旅游发展作为文旅发展新的增长极,推进田园与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

一个个新亮点,充满活力,健康、融合的新芦台经济开发区文旅环境,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周边游客驻足,让民众共享文化成果,共创美好生活。

编辑: 郝毅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