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6 06:54:55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丨穿越岁月的长镜头

视频摄制:记者 付卫峥 刘乃铮

穿越岁月的长镜头

——听摄影家常青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 唐山劳动日报记者 赵雅静

“47年,很漫长。”

摩挲着手中的《唐山大地震》画册,88岁的常青老人语气平缓,面色温和。

5月12日以来,唐山抗震纪念馆、唐山劳动日报社共同发起的“纪念唐山抗震救灾和新唐山建设47周年·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刊登的部分老照片出自我市知名摄影家常青之手。

常青曾参加抗美援朝,后转业到唐山展览馆成为一名专职摄影师。唐山大地震后他从废墟里爬出来,第二天就冒着余震记录下军民抗震救灾的珍贵瞬间。此后40多年,他坚持用镜头记录唐山的变迁,被誉为唐山的“影像字典”。2013年,他获得唐山摄影家协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那些震后照片是如何拍摄的?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常青是最有发言权的人之一。

近日,记者陪同常青来到唐山抗震纪念馆,透过黑白与彩色的光影,走进老照片背后漫长的岁月。

镜头一:

百年城市化为废墟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被震毁的原唐山矿业学院图书馆,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地震的强度,一般的房子是经受不住的。”翻阅着画册,常青徐徐讲述起47年前的夏天,那个异常闷热的夜晚仿佛就在昨天。

“当时我居住的跃进楼没有倒,摄影器材都在办公室里锁着,万幸也没被砸到。”常青说。天亮后,常青才发现家的周边已变成一片废墟,一下子能看到很远的地方,眼前的跃进楼颤颤巍巍还没有倒下,但墙面已经四分五裂得像“核桃酥”。第二天下午,安顿好家人后,常青拿了几个胶卷,背起相机就出发拍片了。“我的工作就是拍照。唐山发生这么大的灾难,我有责任把它记录下来。”那时他刚41周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一路走到市政府、唐山矿,沿路拍照来到“小山”,走上了天桥。

常青谈起昔日的“城市伤疤”蝶变为当今的“城市后花园”感慨万千。记者 王欢 摄

“小山”曾是唐山最繁华的商业区,老唐山的代名词。那一带有很多商业场所,房屋密集,居住的人特别多。然而曾经寸土寸金的地方,彼时到处是砖石瓦砾,几乎看不到什么人,四周安静得让人心慌。

“这张照片拍摄的就是震后第二天的小山商业街,也就是胜利路。那时活着的人们还都懵着没醒过神来呢。压在废墟里的人有活着的,能听外边的声音,他们呼救声却传不出来,王树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埋了8天8夜。”

常青一路走一路拍,终于遇到了一位老人,老人问他来干啥的。“我说我想拍点资料作记录。我问老人你在这干啥呢?老人说他女儿在这震亡了。”

讲述到这里时,常青的声音猛然哽咽了。

在常青的拍摄中,始终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不出现任何死难同胞的遗体,他说,当时在“小山”拍摄的那张照片是唯一一张拍到遇难者的。

“当时的场景太凄凉,太凄惨,我不想再向里走了。那么多人在废墟下埋着,我却没有能力去救,在感情上受不了。现在47年过去了,心里仍然很难受。”

有大地震幸存者曾回忆,在那场毁灭性的灾难后,人们见到遇难者遗体时没有哭,见到谁还活着才会大声哭出来……

镜头二:

坚强的人民白手起家从头再来

在震后第8天,常青拍下了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内容是困在废墟里8天8夜的王树斌被解放军救出时的瞬间。

“我接到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令说,他们在开滦医院废墟堆下发现有生命迹象,叫我赶紧过去拍照。我带着相机蹲守在废墟堆上,眼看着解放军战士徒手挖了9个小时。”当天18时40分许,一名被困在废墟下的青年男子终于被救了上来,此时,距离地震已过去了183个小时。“当时,我看到解放军战士及医护人员20多个人,用担架抬着他,他伸着胳膊,嘶哑地喊着‘解放军万岁’,我赶紧用镜头抓拍下了这激动人心的一瞬间。”

常青向记者讲述老照片背后的故事。记者 王欢 摄

后来才得知这名青年叫王树斌。地震前一天王树斌因为闹肚子在医院留观输液,妻子则在一旁陪着他。在大地震中,开滦医院大楼坍塌,王树斌和妻子被埋在废墟里,最终妻子重伤身亡,而他则在黑暗中自救,靠一瓶葡萄糖苦苦支撑,直到被发现后救出,原沈阳军区用专机将他接到沈阳军区医院治疗。此后,常青苦苦寻找了他25年,再相见时两人紧紧拥抱,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从此两人结为忘年交,时常往来,逢年过节还在一起喝酒叙旧。

这张著名的照片一直在唐山抗震纪念馆里展出,常青站在照片前默默凝视,像望着一位老朋友……

“你去放心拍片吧,我照顾大家。”从常青决心拿起相机记录抗震救灾时,他的妻子便毫不犹豫选择支持。大地震后,常青和妻子帮助一群邻居安顿到展览馆的大院里,结成了震后临时大家庭。常青白天出去拍片,晚上回来和大家吃住在一起,妻子则带着孩子和邻居们搜集食物和水源,抱团生活。后来,跃进楼的邻居们从临时大家庭里又搬进了简易房,大伙白天上班,晚上回到家里整治自己的小家。常青拍摄的不同时期的简易房,见证着震后唐山人民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那时条件艰苦,“用石块砖头垒起的围墙,屋顶是破帆布压着纸皮箱,撑起一个烟囱,冬天生蜂窝煤炉取暖,冷风钻进来冻得人哆嗦,晚上睡觉,头发上都结着白霜,早起要踹两脚才能把门打开,夏天又会有暴雨灌进来,浸湿地面及家具……”但唐山人民没有被困难击垮,他们在废墟上重建家园。

“唐山这个城市,是用血用泪浸透了土地的城市,是非常坚强的。”常青说。

镜头三:

新唐山崛起,未来更美好

大地震后,随着公路、铁路的修复畅通,唐山从极大的困境中缓过来,展开了大规模的恢复建设,来自全国的50多个援建单位、10万建设大军云集唐山,拉开了重建新唐山的帷幕。 常青的镜头从抗震救灾到重建发展,从黑白胶卷到彩色数码图片,在漫长的岁月里,他坚持用影像记录唐山的涅槃重生。

从唐山抗震10周年起,他每过10年就拍一组抗震纪念碑照片,见证唐山城市变迁的同时,也赋予了特殊的含义。“这张是在抗震10周年时拍摄的,纪念碑主体刚刚建成,钢架围蔽尚未拆除,周围还存在着大量的简易房,反映着那个时期的市民生活尚在过渡中。”

常青拍摄的在唐山抗震纪念馆展出的部分老照片。记者 王欢 翻拍

20周年时,照片中的简易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抗震纪念碑耸立在蔚蓝的天空下,台阶上满是鲜花,城市面貌一新。到了30周年,常青在一个朝霞满天的时刻来到纪念碑广场拍摄,他将此寓意为唐山人民度过了艰苦的岁月,憧憬着辉煌的未来,并为美好愿景而努力奋斗。

唐山抗震40周年之际,常青再一次来到纪念碑广场,碰巧看到一位市民在放风筝,一条五彩巨龙盘旋在空中,刚好绕过纪念碑顶,他赶紧抓拍下来。他说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唐山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齐心协力奔小康。

在常青的镜头中,高楼拔地而起,道路四通八达,曾经的垃圾山变成了美丽的南湖公园,新唐山流光溢彩、生机勃勃。

“47年了,唐山在一片废墟上重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新城,这座城市真的越来越好,越来越美丽了。”

走出唐山抗震纪念馆,室外骄阳似火,蝉鸣阵阵。我们的思绪从47年前回到眼前的这个夏日。雄伟的唐山抗震纪念碑高高耸立在阳光下,孩子们在纪念碑广场上嬉戏玩耍,尽情享受幸福的童年。

对于常青,以及许多唐山大地震幸存者来说,关于夏天,总有一些记忆是挥之不去的,然而这并不影响大家的生活在多姿多彩地向前进。

用镜头见证了47年的漫长岁月,常青自信地说:“唐山的明天会更好。”

编辑: 李强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