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9 08:59:35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努力打造安居乐业、富足安康的生活场景

□ 尚春平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唐山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打造安居乐业、富足安康的生活场景,这是胸怀人民、人民至上的充分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近些年来,唐山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滚动实施民心工程,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把民生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实行“万名干部下基层、万名干部联企业”工作机制,“20+5”项民生工程高效推进;实施高校毕业生引进增长计划,引进高校毕业生 10.04 万人,是 2021 年的近4倍,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成功获批;优化升级创业就业孵化基地23家,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实施名医名师、名校长名院长工程,教育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全国深化医疗服务价格试点成功获批,顺利通过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复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被国务院通报表彰;有效整合、全面畅通“问政唐山”“1234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平台,及时回应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构建“产业+人才家园”“服务+生活家园”新模式,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住房需求。

民生保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深知奋斗永远在路上。打造安居乐业、富足安康的生活场景,需要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更好的全民受教育程度、更加完善的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一系列更高要求实现起来任重道远,但行则将至,未来可期。

努力打造安居乐业、富足安康的生活场景,要切实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一是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机制,多渠道增加居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二是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三次分配统筹发力,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三是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扩大就业容量和空间,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发挥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引导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创新模式发展,扩大就业空间;加大援企稳岗扩岗和初创实体帮扶力度,实施高校毕业生引进增长计划;完善退役军人、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打好促进就业组合拳。

努力打造安居乐业、富足安康的生活场景,要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教育。一是提升教育发展水平。要构筑高品质学前教育服务体系,打造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程优化区域教育资源分布,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优化区域教育资源分布,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二是积极对接京津等地高端教育资源,深化交流合作,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打造教育高地。三是鼓励民办教育发展。稳步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积极推进民办教育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优质民办教育培育扶持计划。

努力打造安居乐业、富足安康的生活场景,要努力提升健康唐山品质。一是深入开展健康唐山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全力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全面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县城)创建,实施“全域创建、全面申报、分级推动”,实现国家卫生城市和卫生县城全覆盖。二是健全医疗援助体系,创建人民满意的公立医院,提升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水平,推动医疗服务能力整体跃升;深化基层中医药工作,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进基层国医堂建设,提升中医医疗服务质量。三是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加强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推进各县(市、区)示范中医院和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建设。四是加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卫生健康项目资金投入,加强市县两级传染病医院和传染病区建设;积极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为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多样化医疗健康服务。

努力打造安居乐业、富足安康的生活场景,要切实提高保障水平。一是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健全基本养老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推进社保转移接续,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二是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加快完善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三是完善社会福利制度,落实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四是解决“一老一小”问题。推动社区、居家、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鼓励市场参与托育服务供给;按照标准补齐老旧城区、已建成居住(小)区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五是实现住房需求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实施“产业+人才家园”“服务+生活家园”模式,加快构建完善的租购并举住房体系,加快解决处遗项目和“烂尾楼”项目;组建物业事务管理中心,提升物业行业水平;支持发展家政、保安、月嫂等生活性服务业,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作者为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教研室副主任、教授)

编辑: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