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30 06:47:30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唐山历史文化名人丨​​张文佑:踏遍青山 献身大地

张文佑(1909年—1985年),1909年出生于唐山。1930年考入北大地质系,毕业后到李四光领导的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开始在浙、赣、苏、皖、黔、湘等省进行地质考察。他对广西山字型的研究是地质构造的力学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方法的首次成功尝试。除构造地质和地层外,研究领域还涉及花岗岩原生构造,石灰岩地区的地下水,以及煤、钨、锡、钼、铜等矿产。

1945年,经李四光推荐,张文佑赴欧美访问考察。他遍寻名师,博学广采,实地考察了欧洲阿尔卑斯山的推覆构造、美国阿帕拉契亚山的变质构造等,对铀矿予以了特别的关注。1947年10月回国,继续在中央研究院地质所工作,并兼任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的前身)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张文佑于1953年和1960年两次赴苏联学习考察,更多地学习了地质构造的历史分析,并使他坚定了将力学分析和历史分析结合起来的信心,这一方法也贯穿了他今后的学术活动的始终。他的最大学术成就是创立了断裂体系与断块大地构造学说。他主编的三张大地构造图反映了断块学说从萌芽、诞生到成熟的三个阶段。

在进行基础地质研究的同时,他大力开展应用研究,曾是中国煤田地质、铀矿地质和富铁矿调查的先驱,并长期致力于石油地质和煤成气的研究,并在这一领域颇多建树。他也有大量的文章和讲座涉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问题。

张文佑提倡研究地热、深部地质(包括高温高压技术)、古地磁及数学地质等,还主张有关地球科学的各学科之间,均应互相渗透。这一思想当时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他还主张地学应在边缘杂交中进行研究,才能突破世界水平,他的预见已为近20年来的地学发展所验证。他还提出地质学家要上天、入地、下海的宏伟理想,即运用探测资料对地球形变体作更详细的研究;建议生产部门研究制造超深钻,对地球深部物质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对我国边缘海的海底资源和海洋地质开展大规模的研究工作。他还进一步提倡自觉地运用自然辩证法的思想方法指导科学研究工作,强调结合生产建设加强综合调查、综合分析、综合研究、综合勘探、综合开发、综合利用、综合规划。

张文佑一生著述颇丰,曾担任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大地构造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地质学会代理事长。先后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委地质矿产组副组长,中国能源委员会顾问等职。

1985年2月11日,张文佑病逝于北京。(王振良辑录)

编辑: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