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陆(1902年—1938年),原名高永祥,河北省迁安县上梨树峪(今属迁西县)人。小时读过几年私塾,后为生活所迫流浪到关外,在哈尔滨中东铁路做事。在那里,他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又读了许多进步书籍,1931年日寇入侵时,他愤而还乡,毅然投身于革命。1932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下半年接任中共迁安县委书记。在王平陆领导下,全县党组织发展很快。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冀热边特委和京东特委,遵照中共中央、北方局和河北省委的要求,为在冀东发动抗日武装和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做了大量的宣传和组织工作。1937年10月,中共河北省委书记李运昌秘密回到冀东,担任冀热边特委书记,王平陆任特委军事部长。12月,冀东人民抗日代表会议在滦县多余屯召开,李运昌、洪麟阁、高志远、王平陆等20余人出席会议。会上成立了华北人民抗日自卫会冀东分会,推选李运昌为主任,王平陆任军事部长。会议着重讨论了组织冀东抗日联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问题,并决定立即由王平陆负责率先组织游击队。
会后,王平陆坚决执行特委决定,以原游击小组为基础创建了“华北抗日联军冀东第一支队”,任支队司令员。随即率队进驻迁安、遵化交界的茅山诸乐寺。在这里,首先主持了十余名新党员的入党宣誓仪式,随后连夜出击,包围了一所伪团局,一枪未发,将三十余名团丁全部缴械。速战速决后,支队又立即研究制定出下一个攻击目标——清河沿日伪关卡。
清河沿位于长城口外的青(龙)迁(安)交界处,是伪“满洲国”设在“国界”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卡。从1934年起,日伪在这里设立了“海关税局”和“清河沿国境警防所”,平日里无恶不作,口内外群众深受其害,对之深恶痛绝。王平陆等下定决心要首先除掉这只毒瘤,这样不仅可以为民除害、装备支队,又能灭一灭日伪军的嚣张气焰,而且还可以扩大抗日武装力量的影响,鼓舞民众树立起坚持抗日的信心。
1938年1月7日,王平陆率队夜袭伪满清河沿警防所,不幸被日军的一颗流弹击中,身负重伤,英勇献身。
在冀东革命史上,王平陆被赞誉为打响冀东抗日游击战争第一枪的人。抗战时期的冀东《子弟兵报》曾载文纪念王平陆,高度评价他打响了“冀东人民向日寇汉奸开火的第一枪”,“形成了当年7月冀东人民抗日大暴动的序幕,而王平陆是当时的揭幕人”。
(唐山历史学会王振良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