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7 08:24:29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晚报

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唐山——访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建业

近几年,我市在生态环境治理上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同时,大家也期待唐山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对这一民生热议积极回应,提出要“全面打造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唐山”,受到广泛关注。就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建业。

张建业介绍说,近年来,我市始终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统筹实施污染防治攻坚,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交出了“有质量”的唐山答卷,为“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2020年,全市PM2.5浓度49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40.2%,超额完成“十三五”目标。连续6年在省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考核中评为“优秀”。提前1年完成“十三五”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任务。今年5月、6月、7月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创造了2013年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成绩。

空气质量改善显著,那么水环境怎么样呢?张建业告诉记者,近年来,全市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连续4年圆满完成省达目标,2018年在全省水污染防治工作考核中位居第一。水、土污染防治成效受到全国人大检查组充分肯定,真正实现还河湖以宁静、和谐、美丽。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优良比例连续3年保持100%,被生态环境部评为“长江、渤海入河(海)排污口排查专项工作表现突出单位”。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张建业说,正是全市生态环境各条战线的辛勤和汗水,以及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蓝天白云、清水绿岸、鸟语花香的“倩影”频现朋友圈,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未来,我市生态环境治理将如何推进?张建业信心十足:“继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聚焦‘三个努力建成’,坚持‘33458’工作思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大气治理成效,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引领,持续优化产业、能源、运输、用地结构。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加强PM2.5与O3协同控制、VOCs与NOx协同减排。开展钢铁、水泥、焦化、电力、矿山、陶瓷和石灰窑等七大行业综合治理,加快退城搬迁和‘公转铁’,推广应用电力重卡、氢能重卡等新能源车辆。推进水环境稳中向好,以全域治水清水润城工程为统领,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河流(湖库)断面水质改善、城镇和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理、工业污水达标治理和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无害化处理。加强海洋污染防控,扎实改善海湾生态环境质量。强化土壤污染防控,构建疑似污染地块、污染地块空间信息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加强土壤污染预警预防与风险管控,建设危险废物智能监控体系,提升信息化监管能力。加强自然生态监管,强化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组织开展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和生态保护红线人类活动遥感监测,深入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区强化监督。提升环境监管能力,以监测数据为基础、环境管理为重点、严格执法为手段,推动生态环境管理链的有效衔接与运转。严格落实刑责治污,保持打击环境违法高压态势。提升科技治污监管能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信息化到智能化、智慧化转变。”

记者 张晓悦 赵立峰 通讯员 温玉萍

编辑: 王雅丽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