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书荣
6月28日,盾石建筑公司参建的首个万吨线项目——金隅冀东水泥铜川公司日产10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顺利点火。项目建设过程中,盾石建筑公司誓师立令、尽锐出战,以破釜沉舟的决心、使命必达的信心,历经400多个日夜奋战,向金隅冀东水泥铜川公司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金隅首个万吨项目 务必确保顺利投产
金隅冀东水泥铜川公司日产10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是金隅集团贯彻新发展理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落实产能置换和退城入园政策,积极融入铜川转型发展规划的典范工程。该项目由盾石建筑负责矿山工程、原料系统、水泥系统、余热发电、危废处置系统、厂前区工程及配套水暖电管网等工程,以及除余热发电、烧成窑尾、总降以外的全部机电安装工程。
金隅集团、冀东发展集团高度重视铜川万吨线项目。2021年春节开班,金隅集团选择铜川项目作为第一个调研调度项目,金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劲主持会议并强调了铜川万吨线项目作为金隅集团一号工程的重大意义,同时,对各参建单位提出了安全、质量、工期、功能、成本、环保“六统一”原则。冀东发展集团每周召开专题例会,先后召开铜川万吨线项目设备供货情况交流会等专题会议,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向东在项目“百日攻坚”关键时刻亲临现场,对照工期计划“挂图作战”,并深入施工现场,从作业场地规划、安全环保、设备供应及成本管控等方面进行检查指导。
盾石建筑公司党委把讲政治体现在坚决贯彻落实金隅集团党委、冀东发展集团党委关于铜川万吨线项目各项决策部署上来,第一时间研究部署施工方案,第一时间选派施工管理经验丰富的盾石建筑公司副经理朱振杰担任项目部经理,第一时间组建起一支敢打敢拼、敢打必赢的项目团队,并严格要求项目部把安全、质量、工期、功能、成本、环保“六统一”原则贯彻项目建设始终。同时,建立完善了项目组织架构,成立了项目临时党支部,制定了《项目建设标准化管理手册》,政治执行力在项目建设中不断提升。
站在铜川万吨线点火投产仪式现场,朱振杰感慨万分,他说,“刚到项目工地时,这里一片荒地,我们一寸寸夯实地基,用一块块碎石铺垫道路,一台台进行设备安装,面对年初疫情多点散发、50年一遇的暴雨天气,我们没有推诿抱怨、没有“找客观理由”,项目部全体干部职工“只为成功找办法”,供货厂家因环保限产延误工期,我们就在安装节点找回时间差,高峰期盾石建筑公司派驻现场的安装人员高达1800余人;德国专家因疫情影响晚到1个月,我们就采取远程指导+自主钻研急救措施。”
为了及时解决建设中遇到的难题,盾石建筑公司铜川万吨线项目部每日召开例会,重点是督导落实现场日生产进展、安全环保情况、主要工作完成情况;每周召开周例会,各部门对一周来各项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下周工作计划;定期召开生产调度会议,冀东发展集团总经理助理、铜川项目副总指挥、盾石建筑公司党委书记李洪波,盾石建筑公司党委副书记、经理韩忠毅既协调部署、指挥作战,又鼓劲加油、提振信心。
在金隅集团党委、冀东发展集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和金隅冀东水泥、铜川公司大力支持下,盾石建筑公司圆满完成了任务,彰显了公司“追赶超越、干出金隅速度、树立拼搏干事形象、创造精品工程、弘扬服务品牌”的精神。铜川万吨生产线的投产不仅进一步推动金隅冀东水泥优化产业布局,也将有力推动水泥行业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为地方工业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不惧困难敢打敢拼 干事创业激情满怀
盾石建筑公司成立19年来,秉承着“引领绿色维修,铸造精品工程”的发展理念,立足于水泥企业,同时业务拓展至建材、骨料、环保、冶金、民用建筑等行业,先后完成了60多条熟料生产线的工程建设项目,并长期承担着金隅冀东水泥、华新水泥、华润水泥等120多条水泥生产线的维修业务。
铜川万吨线项目是盾石建筑公司承建的第一个万吨线项目,参建过程遇到很多难题。项目部刚刚入驻铜川万吨线项目工地,铜川接连几个星期阴雨交替不断,当地的老百姓说,这样的天气50年未遇。2020年7月份,一场大暴雨倾盆而至,磅礴如注的大雨加之特有的湿陷性黄土地貌,项目工地一些边坡和地面被冲刷的开始坍塌、半山腰的临时房屋倾斜下陷、现场多处电力配电设施被浸泡,几个才刚刚开挖的基坑瞬间就注满了雨水。
“安全员、电工,两人一组,检查各区域电力设施和塔吊基础的浸泡情况,排除风险。其他人全部跟我去窑尾基坑阻止积水倒灌。”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朱振杰抄起一把铁锨边部署边带头冲向受淹最严重的窑尾基坑,取砂装袋,垒土坝,封堵豁口。这边土坝刚刚垒好,朱振杰又开始指挥着铲车和钩机进入低洼地带,堆土成墙,挖沟引渠,下泵排水。整整用了近6个小时,项目部全部区域防汛排水修复治理完成,基坑里的水排空了,几个塔吊基础的隐患排除了,危险的边坡与房屋加固了。
2020年8月15日,铜川万吨线项目施工现场迎来了第一个施工节点的顺利完成——窑尾预热器塔架基础按时交安。窑尾预热器塔架基础交安是铜川项目首个重要工程节点。自项目开工以来,项目部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克服了疫情、雨季、图纸滞后等不利因素影响,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每一个时间节点任务上。同时,充分发挥党员示范作用和团青生力军作用,设立了党员示范标段,提高人、材、机投入,加强重点区域施工安全、质量及后勤保障,合理优化调整施工工序,从基础开槽到基础交安用了45天时间,向各方展现了盾石建筑公司关键时刻靠得住、顶得上、打得赢的硬作风。
牛年春节,对于盾石建筑公司铜川万吨线项目部干部职工来说,难忘又充满意义。农历腊月二十七,在全国喜迎春节之际,回转窑筒体到场。为了抢工期,项目部成立“突击队”,第一时间召开吊装前动员会,对回转窑筒体吊装的技术方案、吊装方案、焊接方案进行沙盘演练,明确现场作业组织架构、各专业负责人、各环节安全风险控制点、各班组分工,并认真检查吊装前准备工作。腊月二十八,吊装正式开始,项目部领导全程现场指挥,所有工种持证上岗,可视化监控全程直播。
此次铜川万吨线项目订购的是冀东机械公司生产的Φ6.2X90m回转窑,采用双传动的传动方式,总重约1050吨,几乎每次起吊的重量都要超过100吨,同时面临“首次施工”“跨年施工”等因素,对项目部技术实力、安全管控能力、人员机具统筹组织能力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满配重的大型吊车变换一次位置就需要大半天时间,为此,项目部准备了500T、260T、200T等不同型号的吊车。为了最大化的缩短时间,所有吊车的位置变化都经过了项目部的反复讨论与计算,一个500T吊车点位统筹兼顾三节筒体、两个轮带的吊装。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使得整个吊装工期大大缩短。同时,白天吊装,夜晚焊接,分成两班开展跨年不间断连续作业。经过5个日夜奋战,大年初二,8节窑筒体、大齿轮、3条轮带依次按计划顺利吊装到位,在业内创造了奇迹,得到了甲方的高度认可。
万众一心保项目 抛家舍业无怨无悔
职工心向上,企业向前进。盾石建筑公司正是有一批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好共事的干部职工,才创造了“十三五”时期利润增长10倍多的良好业绩,也必将为冀东集团“两主一辅”新发展格局贡献新的力量。
今年已经58岁,曾荣获“河北省劳动模范”的赵义,连续在项目部工作了9个多月没有回家,问他想不想家,他只是憨憨地笑着说:“习惯了。”但聊起工作,他话匣子一下子打开,就滔滔不绝。赵义工作经验丰富,最多时曾指挥着1000多名工人,每天在工地上井井有条地忙碌着。
作为篦冷机安装项目的第一负责人,王晨晖自2021年1月投身铜川项目,一直坚守在现场一线。春节期间,他亲自带领14名骨干员工勠力奋战,在大年三十、初一依然坚守在现场,以高度的责任心诠释了金隅“干事文化”,以精湛的专业技术赢得了德国专家的肯定,被评为“金隅集团十佳团员青年”。
项目土建经理曹建强,工作经历丰富,从2000t/d到4500t/d、7200t/d,再到铜川万吨线,各种产能配置的生产线一一参建,他说:“每条线的土建施工都充满各种不确定因素。”话虽说的轻描淡写,但成功的背后却是他一次次带领员工深入现场了解情况、分析研究、破解难题的辛勤付出。
梁宇凯在综合部工作,唐山小伙儿,女儿已经上小学了。尽管他的工作繁杂、头绪多,每天在办公室与工地间穿梭,但他是个乐天派,笑容总是挂在脸上。说话风趣的他谈起家人时说:“我们家5口人呆在4个地方,到个周末要开家庭会议时,约好时间打开手机视频,那聊起来才叫热闹。”
刘利成、王勇、乔宝佳、李海波、张艳文、马清华等一大批年轻人,都二十多岁,入职时间相对较短,有的人甚至是刚刚迈出校门就来到了项目部,但他们更有激情,更渴望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他们说,能够参与金隅集团1号工程的建设,是十分幸运的,这样的机会不会有很多,所以一定要好好把握,向老同志学习、请教,让自己加速成长。
铜川项目建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的时候,为誓保最终工期不动摇,盾石建筑公司各专业口人才向铜川项目倾斜。唐山维修公司、大同维修公司、陕西维修公司、机械装备,一个个单位从四面八方赶来驰援铜川项目。“集盾石建筑全公司之力”不是一句空口号。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带队,300多人的精锐骨干组成“尖刀突击队”渗透到各个专业、各个系统。历经两个月的共同突击,各系统工期推进迅速。八方驰援,筑就的是盾石建筑公司的品牌形象,展现的是盾石建筑公司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彰显的是金隅干事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