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7 08:17:39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晚报

向海发展!喜看“钢城”变“港城”

潮起渤海畔,风从海上来。

唐山市因煤而起,因钢而兴,是一座典型的重工业城市。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唐山时提出“三个走在前列”的殷切期望,为这座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指引了光明大道。

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唐山以蓝色思维,推动城市由内陆资源型向沿海开放型转变:“港口”,被列为唐山“四大优势”之首;“向海发展”,位居我市“八个发展”首位;“海洋产业”首次写入“四大支柱产业”……

临港布产、以港兴产、以产兴城,拥抱蔚蓝的唐山,以大海般澎湃的气势,持续释放着开放竞进、加速转型的新动能。

临港布局

架起联通世界的桥梁

面朝大海,左手直指苍穹。

一尊孙中山铜像,矗立在海港经济开发区京唐港畔。25万吨级巨轮,从这里驶出渤海湾。波澜壮阔的征程,在他所指远方。

10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就提出宏愿:拟于直隶湾筑建不封冻之深水大港,与纽约等大。

斯人虽已逝,旧梦终成真。

唐山,拥有229.7公里海岸线、4467平方公里海域,分别占全省的47%和64%,是名副其实的滨海城市。

然而,数千年来,沉寂的海滨曾经只有渔船往来。由于海上通道没有开通,经济要素集中在内陆,影响了城市的开放程度和发展质量。

大海潮起潮落,时代澎湃向前。

唐山人意识到,自身拥有比煤炭、铁矿更为宝贵的资源,正是这一片蔚蓝。

港通达天下。港口,是向海发展的“引擎”。

1992年,随着一声汽笛长鸣,货轮从京唐港下水。“标志着唐山海上通道的打通,迈开了以港兴市的第一步。”唐山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宣国宝说。

就在京唐港运营当年,以建设首钢矿石码头为开端的曹妃甸港前期调研工作也拉开了帷幕。

渤海是我国水深最浅的海。而曹妃甸“面向大海有深槽”,是钻石级港址。

更可贵的是,以吹沙造地为基础,曹妃甸还有大片未开发土地,可以满足未来80至100年的开发利用,前景不可估量。

大潮奔涌逐浪高,一如唐山转身向海的博大胸襟与气度。

“十三五”期间,唐山港(包括曹妃甸港区和京唐港区)就成长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接卸港、最大的钢材输出港、最大的煤炭输出港、我国重要的油气进口基地和储备中心,服务重大国家战略的能源原材料主枢纽港地位进一步巩固。

“位居世界沿海港口第二位!”今年1至5月,唐山港货物吞吐量2.94亿吨,数字足以彰显唐山对于大海呼唤的回应。

为什么唐山港能在短短时间,完成世界上许多港口数十年、甚至上百年走过的历程?曹妃甸港集团总经理助理李进禄有着自己的理解。

港口发展与腹地市场关系密切。“曹妃甸港区的上下水货物与钢铁产业密切度高,最高时曾达到90%左右。”李进禄说,唐山工业基础雄厚,为港口迅速发展提供了支撑。

为了在城市转型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中,降低对于钢铁产业的依赖,唐山港不断提升链接能力,拓展“朋友圈”。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也为唐山港提升外向度提供了机遇。

5月27日,唐山港口集团在北京首发物流枢纽园区设立内陆港。北京市民的餐桌上,将摆上更新鲜、丰富的海外食材。

至此,唐山港在华北、西北、东北已共建内陆港40个。直接腹地由华北扩大到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新疆、青海等西北内陆地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进一步显现。

不仅覆盖西北,更联通欧亚大陆。

随着唐山港4条国际班列运行线路陆续开通,唐山加快打造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窗口城市的步伐。

黄沙漫道联中外,驼铃笙笳通古今。海洋的气息已沿着丝绸之路拂过沧桑,奏出沙与海交响的新曲。

以港兴产

培育海洋经济新动能

“蒸馏水,水源渤海海水。”

首钢京唐公司生产的瓶装水,配料表上如此写道。

“公司从北京搬迁到曹妃甸,看好的就是临海靠港的优势。”首钢京唐公司能源与环保部负责人张波说。

海水淡化,不仅满足了公司生产生活用水需求的75%左右,更将不易储存的余热资源转换为淡水储存,让钢铁冶炼更加节能高效。目前,唐山市的海水淡化规模达到25万吨/日,占河北省的80%。

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前景无限。联合国2001年就曾预言,“21世纪是海洋世纪”。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资源瓶颈和环境压力逐渐显现,陆域资源和发展空间受限。唐山提出“城市由内陆资源型向沿海开放型转变”的应对之道,实施了“海洋+”行动计划。

目前,唐山市已形成了包括海洋交通运输、海洋化工、滨海旅游和海水利用四大优势产业,海洋盐业和海洋渔业两大传统产业,海上风电、海洋船舶工业等新兴产业的海洋产业体。

2020年,全市海洋产业产值945亿元,增加值为484.5亿元。海洋产业,已上升为唐山国民经济“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与“精品钢铁”等并列。

唐山国际旅游岛祥云湾,悠悠滦水从此入海。

放眼望去,海不扬波。而海底,却是生机涌动:茂密的海藻徐徐摆动,鱼群穿梭于人工礁间……

在国内首个“贝藻礁生态系统重构型”海洋牧场示范区,人工礁区内的生物量能达到非礁区的30倍。“我们要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提供唐山方案。”唐山海洋牧场总经理张云岭指向那片“海上塞罕坝”。

而在曹妃甸区多玛乐园景区,游客则以满满的参与感投入大海的怀抱。

这是一家主打“渔”文化的主题乐园。“端午节小长假,每天都有万余名游客,水上别墅几天前就预订一空。”多玛乐园副总经理张萍享受着滨海夏日的火爆。

“火热”,是对近年来唐山沿海经济发展最直观的概括——

深挖“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曹妃甸片区+曹妃甸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政策叠加红利,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

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曹妃甸指数、曹妃甸铁矿石价格指数发布,我国在国际市场的定价主动权进一步提升;

2020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完成102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完成19.5亿美元,均居全省首位;

唐山被评为中国十佳开放发展城市,列为国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

沧海潮歌,昼夜不息。

以产兴城

打造现代化沿海城市

曹妃甸40万吨级矿石码头旁,黄黑条纹相间的灯塔依旧。

时光回溯到开发建设者首次登上“小岛”时,举目苍茫,只有孤零零的灯塔相伴。

灯火长明,照见薪火相传。

弹指一挥间,一代代辛勤的建设者见证了真正的“沧海桑田”:一个不足4平方公里的带状小沙岛,成长为210平方公里的广阔陆域。这也为国家能源、交通战略调整和后续唐山优化拓展城市空间布局提供了可能。

近年来,唐山市实施“一港(唐山港)双城(唐山市主城区、曹妃甸滨海新城)”战略,不断完善港城功能,提升港城品位,繁荣港城经济,走出一条临港布产、以港兴产、以产兴城的港、产、城融合发展之路,繁荣舒适美丽现代化沿海城市的品质魅力日益显现。

湾美滩净、水碧岸绿……时值暑期,曹妃甸新城滨海观光步道上游人如织。

曹妃甸新城,作为“一港双城”建设的核心承载区、唐山向海发展的第二空间,已通达高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住宅商业林立。目前,正对标天津滨海新区,加快沿海一线全域城市化步伐,与主城区同兴共振。

除了曹妃甸吹沙造地,唐山市主城区钢铁、焦化、热电等高排放企业退城搬迁,也为城市发展腾挪出空间。

1.4公里,厂区距离港口的距离。

河钢集团唐钢公司从主城区搬迁到乐亭,“生长”在离海最近的地方。

皮带管廊,凌空飞架。“前港后厂、车船直取,既降低了运输成本,又从源头上解决了污染问题。”河钢唐钢新区能源环保部部长庞得奇说,他们致力于打造“世界最清洁钢厂”。

钢花依旧红胜火,钢城已是绿如蓝。

落实总书记“三个走在前列”指示精神,唐山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三五”期间,累计压减炼钢产能3937.8万吨、占全省的48%,切实担起了“唐山责任”。

转身向海、依港开放。预计唐山钢铁企业临港临铁布局后,沿海地区钢铁产能占全市的比重将由30%提升到40%。

回首腾挪出空间的主城区,与浩浩渤海相映,蓝绿交织的生态底色愈加浓重——

由百年工业遗产和采煤沉降修复地组成的唐山南湖·开滦旅游景区,正在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河北省第五届园林博览会,6月26日在灿然蝶变的唐山花海启幕;

首衔南湖、尾摆花海的7.5公里超级绿道通行,串联起诗意栖息……

记者 张晓悦

编辑: 穆俊丽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