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7 07:48:47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牢记嘱托 再创辉煌——写在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视察唐山五周年之际

□ 记者 李响

时间的节点,总是最醒目的标识。

五年前的盛夏,这座城市的发展进程,再次迎来一个重要时刻。

2016年7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时隔6年再次来到唐山这座被他寄予厚望和深深牵挂的城市。在调研考察中,他希望唐山广大干部群众按照“三个努力建成”目标,再接再厉、不懈努力,全面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争取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走在前列,使这座英雄城市再创辉煌。

嘱托,铭记心间;前行,力量倍增。

五年来,全市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持续对标对表、凝心聚力、奋发进取,在推动实现“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的进程中不断迈出新步伐,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中担重任、挑大梁。

坚定向前,步履铿锵。这五年,在总书记的科学指引下,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乐章始终在唐山大地回响。

坚持向海发展

建设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窗口城市

渤海之滨,惊涛拍岸。

7月6日,40万吨级超大型矿砂船“远见海”缓缓靠泊在曹妃甸港矿石码头。随后,数十米高的大型卸船机挥舞着“巨”开始卸船,整个码头施工作业有条不紊。

“曹妃甸坐拥不冻不淤的深水大港,40万吨级巨轮进港靠泊已成常态。”曹妃甸港集团总经理助理、物流发展公司总经理李进禄表示。

唐山未来发展最大的优势在海洋,最大的空间在海洋,最大的潜力也在海洋。

201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唐山视察时指出,唐山处于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地带,是东北亚地区通往欧亚大陆桥距离最近的起点之一,是从太平洋彼岸到欧亚内陆的主要陆路通道,可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通过提升港口、优化服务、改善环境,全面深化经贸合作。

从战略高度把握发展大势,从全局视野指明前进方向,总书记的科学指引成为唐山破浪前行的航标。

近年来,我市抢抓“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充分发挥深水大港独特优势,将向海发展确定为“八个发展”之首,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努力建设国际综合交通物流的重要枢纽、东北亚地区优质生产要素的聚集区、国际合作交流活动的重要举办地。

向海图强,依开放,提升口能级是前提。经过不断努力,目前,唐山港口规划利用岸线65.5公里,规划码头岸线198.1公里,可规划布置泊位625个;已建成生产性泊位143个,通达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90多个港口。

2020年,唐山港港口货物吞吐量纪录再次被刷新,达到7.02亿吨,同比增长7%,吞吐总吨位跃居世界沿海港口第二位。今年上半年,唐山港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5亿吨,同比增长达9.68%。

从大海到大陆,港口注定成为物流的枢纽、联通的桥梁。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港口的辐射带动能力将被无限放大。

着眼于此,近年来,我市不断拓展港口服务功能,共建设内陆港40个,港口功能向内陆地区进一步延伸,间接腹地已达到蒙俄和中亚等国,港口腹地延伸了3000公里,实际覆盖面积扩大到230万平方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自2018年先后开通了至蒙古乌兰巴托、比利时安特卫普、乌兹别克塔什干4条国际班列运行线路,真正构建起了以唐山港为枢纽,覆盖三北、联通中亚、通往欧洲的水陆国际联运大通道。

目前,唐山已入选全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获批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曹妃甸片区,基本拥有了开放的“全牌照”。

区位条件好、政策红利大、产业基础实、营商环境优,唐山的“魅力”指数直线上升。

“唐山是总公司几经考察后选择落地的,地理优势、港口优势、政策优势、生活和交通的便利让企业在唐发展非常顺利。”唐钢项(唐山)新型光源有限公司首席副总经理权五城对公司决策十分赞同。

五城一样,一些国际商业“巨头”纷纷将战略目光投向唐山。松下电器、爱信精机、住友机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相继落户投资。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7%,总量达到85.4亿美元,居全省首位;进出口额年均增长9.7%,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24家,较“十二五”期间增长54%。

高质量“引进来”、高水平“走出去”,是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两翼。

近年来,以中材建设、二十二冶、唐钢国际为代表的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先后参与了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俄罗斯、摩洛哥、塞尔维亚等国的水泥厂、工业园等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建设,海外市场稳步拓展。其中,唐钢国际更是依托河钢塞钢项目,成为唐山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以及 “走出去”的国家示范样板。

“唐山先后被评为中国十佳开放发展城市,列为国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的《2020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中,唐山作为唯一位列其中的河北城市,成为港口型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荣获港产两型双料‘冠军’。”市发改委三级调研员王志双介绍。

依托港口、向海发展,联通内外、互利共赢。唐山对外开放的格局正在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新方式和更深层次不断拓展。

坚持转型发展

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

因煤而建、因钢而兴,唐山曾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之大风流。

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至今,唐山人说起这中国近代史上的“七个第一”,自豪之情仍溢于言表。

走进新时代,曾经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唐山,何以再创昔日的辉煌?

“努力建成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习近平总书记为唐山指明的方向,是新时代唐山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根本遵循。

一子落,全局活。五年来,唐山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制定了《推进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40条政策实施细则》,力促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提速提质,推动唐山制造向唐山智造、唐山产品向唐山品牌、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迈进。

盛夏,在河钢唐钢高强汽车板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高端镀铝板产品正在加紧生产。今年一季度,该公司镀铝板产销量完成3万吨,市场份额达到30%以上。

“一直以来,国内能够生产镀铝板产品的钢企凤毛麟角,高规格产品的市场和技术更是一直被国外企业垄断。为破解这一难题,河钢唐钢组建攻关团队,攻克了一项又一项技术难题。2020年,公司生产的超厚镀层铝硅产品成功下线,并成功走出国门。”公司负责人介绍。

唐钢的成功并不是个例。近年来,唐山钢铁行业走起“高大上”路线,逐渐淘汰“面条”(螺纹钢)“裤腰带”(条钢),实现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产品含金量越来越高。

——首钢迁钢无取向电工钢连续6年单体工厂产量全球第一,汽车板产品为奔驰、宝马等国内外知名品牌汽车的供货占年产量的近80%。

——津西集团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型钢生产基地,美H型钢远销美国、菲律宾、墨西哥等国家。

——首钢京唐公司的高端家电板连续多年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河钢唐钢新区主打产品被誉为汽车板“皇冠上的明珠”。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快传统支柱产业迭代升级。每年滚动实施‘四个一百’(一百项技术改造、一百项新产品研发、一百项钢铁深加工、一百项两化融合)项目,累计完工项目1000个以上,为我市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存量变革、增量崛起,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要义。

穿梭在漆黑、高温的巷道内“全力”侦察,“火眼金睛”让一切态势无处遁形,牵引负重救援物资不费吹灰之力……今年5月,在贵州能安顺煤矿举行的井下救援综合演练中,一款由中信重工开诚智能研制的专用于井下侦察救援的机器人又一次引发行业内外广泛关注。

“平均每两个月就能诞生一款新产品”,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裴文良介绍,在过去五年,公司形成了“应急救援、特种作业”两大系列50多种特种机器人产品,成为全国领先的特种机器人企业。

在唐山,以中信开诚为代表的机器人研发制造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茁壮成长。目前,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拥有机器人及其相关企业60余家,形成以工业机器人为支撑、特种机器人为特色的机器人产业体系。今年一季度,高新区机器人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同比增长达38%。

海洋经略,转型前沿。在我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整体布局中,沿海区域一直是主战场。

7月8日,在曹妃甸区吉诚新材料有限公司氯化法钛白粉项目正在加紧施工,项目一期预计今年底投产。

“该项目是海洋化工产业的延链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氯化法钛白粉的国内市场占有率有望达到一半以上。”曹妃甸区政府党组副书记,南堡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缐立峰介绍说。

以沿海为重点,以项目为抓手,我市建立了沿海经济带产业发展项目库,目前共入库162个高质量项目,总投资2958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569.5亿元,沿海经济带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增至32.5%。

由投入增长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由资源依赖型向沿海开放拉动型转变。“十三五”时期,唐山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长17.3%,远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新时代、新理念、新格局,新作为、新动能、新亮点。行走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唐山的脚步愈发稳健扎实。

坚持协同发展

建设首都经济圈重要支点

“建成首都经济圈重要支点!”

总书记的殷殷厚望,时代发展的滚滚洪流,协同发展的声声召唤,给唐山带来了重要的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

“近年来,我市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做好产业转移、互联互通、联防联治、协同创新、共建共享等大文章,在主动融入京津、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市发改委副主任陈敬明告诉记者,唐山正按照总书记的方向指引,着力打造京津发展第二空间,加速融入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协同是关键。

在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中冶瑞木一期全国最大高镍三元前驱体以及全球最大高纯氧化钪生产项目正在满负荷生产。该项目投产后亩均营业收入达645万元,成为曹妃甸引进在京央企投入产出比最高的企业。

中冶瑞木成功落户,正是京冀两地践行“共建、共管、共享”理念建设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的结果。

“原来企业只盯着北京这块单一的市场,现在跳出北京,我们放眼的是京津冀甚至全国市场。”北京城建重工在曹妃甸的新能源汽车项目比搬迁前扩大了3倍。前后对比,公司总经理黄非常满意。

产业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多重叠加,让唐山成为京津企业眼中的“香饽饽”。

近年来,以京曹妃甸和津芦汉协同发展示范区为龙头,曹妃甸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玉田中华老字号产业园、北京(滦南)大健康产业园、京唐智慧港等承接平台多点发力,吸引了京津转移产业“组团式”进驻。

数字显示,2016年以来,我市累计实施与京津合作亿元以上项目562个,总投资382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453亿元。

生态环境协同,是协同发展的底线。

6月26日,河北省第五届(唐山)园林博览会在开平区花海北区拉开帷幕。该区域曾因煤矿采煤塌陷和“散乱污”企业聚集。而今,昔日的“工业伤疤”蝶变“城市后花园”,唐山又多了一处旅游“打卡地”。

“省园博会的成功举办,向世人展示了唐山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信心与决心。同时,这也是我市为推动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改善作出的又一壮举。”市生态环境局负责同志说。

近年来,我市围绕构筑首都绿色生态屏障,推进区域协同治污,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治矿,实施联动减排、联动执法、联动防护。2020年,我市钢铁围城、重化围城、污染围城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PM2.5浓度49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249天,同比增加28天,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国省考核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均达100%。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坚持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与京津对接,才能真正做到深度融入。

着眼于此,我市围绕补齐公共服务短板,积极推进共建共享,推动交通路网互联互通,深化与京津在医疗卫生、教育体育、健康养老、文旅融合等领域的对接合作,推动城市承载能力和品质内涵“双提升”,倾力打造繁荣舒适美丽的现代化沿海城市。

——紧密对接京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高铁城际网、交通公路网和港口群、机场群,加快融入京津唐半小时经济圈、生活圈、物流圈;

——唐山港与天津港组建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实现了两港之间的集装箱资源统筹和航线共享;

——积极推进京津冀跨省异地就医门诊结算,第一批和第二批共有42家医疗机构正式开通运行;

——26家医院加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联体,开创了公共服务领域协同发展新局面;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成功引进,累计签约与京津合作教育项目140余项;

——成功举办唐山第四届中国工业旅游产业联合大会,努力打造“北京后花园”、京津冀重要旅游休闲目的地;

——京唐乌拉圭国际足校投入使用,与京津体育交流活动蓬勃开展;

……

全面协同、深度融合、共建共享,在一个个数字、一项项举措背后,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是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站在新起点,700多万唐山儿女将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奋力推动唐山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不断开创“三个努力建成”崭新局面。

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

定会不负厚望,不负韶华。

编辑: 穆俊丽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