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群众关心的养老事办好
——迁安市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纪实
“大家好!我给大家演奏一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位二胡独奏表演者是迁安民政局中心福利院的一位特困供养人员,也就是大家以前所说的五保户,这位老人名叫马胜利,今年75岁,是赵店子镇马庄村人,双目失明。如今老人经常跟护理员和前来探望的亲人说,感谢共产党让自己过上了好日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老人最爱的曲子。
像马胜利这样的老人,由福利院集中供养,享受吃穿住医葬的全程服务,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助老健康御险,超过80岁的还有高龄津贴,成为名副其实的“三险一津”。这些大家眼里的“可怜人”曾经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实实在在地落到了他们身上。人人都有自己的存折和私房钱,生活越来越滋润,这是迁安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一个缩影。
让全市老年人安享晚年是民政部门的职责和担当,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是简简单单一张床的问题,今年以来,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新增养老机构两家,新增养老床位140张,养老机构总数达到50家,床位4309张。在各街道的大力支持下,建成750平方米以上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家,实现了城区4个街道全覆盖;新建社区养老服务站9家,达到15个,覆盖城区39%的社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直面普通床位相对不足、护理型床位急需增加、复合型床位空白等问题,这市引导养老机构精准定位、错位发展,加快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发展,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积极推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与卫生服务机构或其他医疗设施一体化设置,各医疗机构统筹床位设置,开设医养结合养老床位,全市备案医养结合机构达到17家,增加医养结合床位605张。特别是今年民政局第二福利院与杨店子镇卫生院开展合作,打造一家专业照护型机构,项目已经进入现场施工阶段,改造照护型床位150张,建成以后能够更好地满足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护理需求。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既需要资金引导扶持,也需要指导帮扶,还需要管理和监督。养老行业投资回收期长、经营风险大,落实好建设补贴、运营补贴、责任险补贴等奖补政策尤为关键。这市民政部门在做好日常检查培训、指导督导的同时,积极向上级和本级争取补助资金,协调用地、供水、燃气、供热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仅仅2020年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就有515.94万元,目的就是让财政资金更早更好激发市场活力,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养老领域。
这市积极引导和支持养老机构参与星级评定,提高服务标准和水平,全市50家养老机构中,星级养老机构有22家,今年年内还将扶持11家养老机构参加星级评定,届时星级养老机构占比将接近70%,成为唐山市星级养老机构占比最高的县区。
这市寓管理于服务,建立了覆盖所有养老机构的视频监控系统,加强督导和检查,开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发现和整改养老机构在运营管理、安全管理、生活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发挥公办养老机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观摩学习、结组帮扶等方式,让全市养老机构对标达标,提升全市养老机构服务水平,增强养员们的归属感、幸福感。